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來幫助您高效導航並執行某些功能。您將在下面的每個同意類別下找到有關所有 cookie 的詳細信息。

被分類為“必要”的 cookie 存儲在您的瀏覽器中,因為它們對於啟用網站的基本功能至關重要。

我們還使用第三方 cookie 來幫助我們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網站、存儲您的偏好並提供與您相關的內容和廣告。這些 cookie 僅在您事先同意的情況下才會存儲在您的瀏覽器中。

您可以選擇啟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這些 cookie,但禁用其中一些可能會影響您的瀏覽體驗。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No cookies to display.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No cookies to display.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No cookies to display.

你可能聽過碳權、碳費、碳稅這些詞,但你知道它們的意思嗎?碳排放(MTCo2e)這些又跟我們的房價有什麼關係呢?讓鉅軒代書來簡單地解釋一下吧。

其實,關係可大了。因為我們的房屋建築和使用都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所以如果實施了碳權、碳費、碳稅等政策,那麼房屋的成本和價格都會受到影響。

一般來說,越環保的房屋,越能節省碳成本,將來也越有競爭力;反之,越不環保的房屋,越要承擔更高的碳成本,越難賣出去。

同樣,如果政府對電力和暖氣等能源徵收碳費或分配較低的碳權,那麼房東就需要支付更高的能源費用來維持房屋的供暖和冷氣供電,這些費用也會轉嫁到租客身上。

碳權(Carbon Credit)

是指一種可以交易或抵換溫室氣體排放的權利,通常以一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為一個單位。碳權可以在強制性或自願性的碳交易市場上買賣,也可以用於達成碳中和或淨零排放的目標。

  • 碳權缺點:價格波動較大,不利於長期規劃,且可能受到市場操縱或網路竊盜的影響。
  • 碳權的挑戰:如何設計一個有效且公平的碳交易市場,並避免碳洩漏或雙重計算的問題。

 

碳稅(Carbon Tax)

是指一種對碳排放徵收的稅金,通常以每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為一個稅額。

又稱為碳消費稅,是指對含有碳元素的能源或產品徵收的稅收。例如,汽油、柴油、煤、天然氣等都屬於含有碳元素的能源或產品。

碳稅的目的是將碳排放的環境成本內部化,鼓勵減少碳排放、改變行為模式、投資於綠色技術和實踐。碳稅的收入可以用於補充稅收,或用於資助環保專案。

  • 碳稅缺點:需要事先調查與規劃,確定合理的稅率,且可能遭到業者或消費者的反彈。
  • 碳稅的挑戰:如何兼顧經濟效率與社會公平,並與其他國家的碳定價機制協調,避免碳洩漏或碳關稅的衝突。

 

碳費(Carbon Fee)

是指一種對碳排放徵收的費用,由台灣政府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所徵收,並納入溫室氣體管理基金。碳費的徵收對象主要是生產鋼鐵、水泥等高碳產業,而不是營造業或不動產業。碳費的收入將專款專用於減碳、氣候適應的項目。

  • 碳費缺點:可能影響產業的競爭力,且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碳盤查與徵收系統。
  • 碳費的挑戰:如何決定合適的費率,並與其他國家的碳定價機制聯合,避免碳洩漏或碳關稅的問題 。

 

碳權、碳稅、碳費的差別?

主要在於碳定價的方式和用途。

  1. 碳權:是由市場供需決定價格。目前國際上的碳權價格約在10至50美元/噸之間。
  2. 碳稅:由政府決定固定價格,收入可以用於任何用途。目前國際上的碳權價格約在10至50美元/噸之間。
  3. 碳費:由政府決定固定價格,收入只能用於環保用途。台灣預計從2024年開始實施碳費徵收,首批收費對象為年排碳量超過2.5萬公噸的業者,碳費的費率尚未公布

但碳費應繳費額的計算公式已經出爐,為:

碳費應繳費額=排放量(噸)-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X 收費費率。

碳權、碳稅、碳費都是為了達成減碳的目的,但也有各自的優缺點和挑戰。

碳費應繳費額的計算公式

碳費為什麼會影響建築成本?

碳費是一種對碳排放徵收的費用,由台灣政府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所徵收,並納入溫室氣體管理基金。碳費的徵收對象主要是生產鋼鐵、水泥等高碳產業,而不是營造業或不動產業。

然而,建築成本與碳費徵收有關的部分,主要是營造原料中的鋼鐵水泥等費用,因為這些原料的生產過程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被徵收碳費後,其價格可能會上漲,進而增加建築成本增加。

但根據內政部的評估,碳費影響混凝土成本增加約3.2%;鋼筋成本增加約2.8%,而鋼筋混凝土材料成本約占建築總造價30%!因此,以一般鋼筋混凝土建築而言,碳費對建築成本影響約為0.9%,不致造成房價上漲。

 

如何減少房地產的碳排放量?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政策的調整,房地產業也可以通過提高能效、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廢棄物等方式來降低自身的排放量和成本,從而降低對房價的影響。

選擇合適的建築位置和方向:

盡量選擇靠近公共交通、商業和社區服務的地點,以減少交通的排放。同時,選擇有利於自然採光和通風的方向,以減少照明和空調的用電。

選擇環保的建築材料和設備:

盡量選擇使用再生或可回收的材料,如木材、竹材、玻璃等,以減少資源的消耗和廢棄物的產生。同時,選擇高效節能的設備,如LED燈、太陽能板、智能電表等,以減少能源的浪費和費用。

選擇合理的建築設計和管理:

盡量選擇符合本地氣候和文化的建築風格,如屋頂花園、開放式陽台、中庭等,以提高建築的舒適度和美觀度。同時,選擇有效的建築管理方式,如定期維修、節水節電、垃圾分類等,以提高建築的壽命和價值。

 

碳費的徵收對哪些產業有影響?

根據環境部公布的「碳費收費辦法草案」,首批碳費徵收對象為年排碳量超過2.5萬公噸的事業體,包含電力業、鋼鐵業、煉油業、水泥業、半導體業、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業、石化業等產業。

這些產業的生產過程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被徵收碳費後,其成本可能會上升,並可能影響其競爭力或轉嫁費用給下游或消費者。

碳費的徵收對其他產業的影響,則視其碳排放量和碳強度而定。碳排放量是指產業的碳排放總量,碳強度是指產業的碳排放與產值的比例。

一般而言,碳排放量越高,碳強度越高的產業,受到碳費徵收的影響越大。

例如,交通運輸業、製造業、農林漁牧業等,都是碳排放量和碳強度較高的產業,可能需要調整其生產或經營模式,以降低碳費的負擔。

碳權要如何交易?

碳權如何交易的?

碳權是一種可以交易或抵換溫室氣體排放的權利,通常以一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為一個單位。碳權的交易可以分為強制性碳市場和自願性碳市場兩種。

強制性碳市場

由政府或國際機構設定的,對特定的產業或企業實施排放上限,並分配或拍賣碳權。如果企業的碳排放超過上限,就需要在市場上購買碳權,或者支付罰款。

如果企業的排放低於上限,就可以在市場上出售碳權,或者累積到下一期。例如,歐盟的碳排放交易制度(EU ETS)就是一個強制性碳市場

自願性碳市場

由企業或個人自主參與的,通常是為了展示環保承諾或符合供應鏈的要求。在自願性碳市場上,企業或個人可以通過實施減排或吸收碳的項目,獲得碳權,並在市場上出售或抵換。

這些項目需要通過一些國際或國內的認證機構,以確保碳權的真實性和可驗證性。例如,台灣的碳權交易所就是一個自願性碳市場

 

如何購買或出售碳權?

您可以透過台灣碳交所(TCE)的國際碳權交易平台,購買或出售國際自願性碳權產品。

台灣碳交所是一個線上的碳交易平台,提供碳權產品的上架、交易、結算、註銷等服務,並保障碳權產品的品質和交易安全。

您可以參考以下的步驟,了解如何在台灣碳交所購買或出售碳權:

  • 開戶方式:至碳交所線上開戶,買方以本國法人組織,尚不開放個人。
  • 交易時間:平日上午 9 時至下午 3 時 30 分,假日與台灣的銀行業通行假日相同。
  • 交易單位:一噸二氧化碳當量,買賣數量為整倍數。
  • 交易貨幣:採用「美金」計價,以國際計價單位吸引更多買家與賣家進入市場,利於台灣碳權通過計畫。
  • 交易方式:瀏覽碳交所上交易平台的碳權專案及價格,首批上架的碳權專案價格是一公噸碳權為 2.9~12 元美金,包含:潔淨水源、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沼氣發電等7種專案產品。
  • 成交方式:別於上市櫃公司股價採雙方議價模式,碳權產品初期以「定價交易」為主,但會開放賣家依市場供需調整價格。也就是碳權專案產品的標價多少錢,企業即可以定價購入。

 

碳權使用限制:

首批上架之碳權商品屬「國際自願性碳權」性質,非強制性碳定價下之產品,因此不可抵減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另外,因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子法尚在研擬階段,所以現階段國際自願性碳權也無法用於抵減台灣的碳費

CBAM是什麼?

CBAM是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的縮寫,是歐盟對進口到當地的碳密集型產品,依據碳排放量,徵收的一種碳關稅。

CBAM的目的是要防止碳洩漏(carbon leakage),也就是高碳排產業為了躲避嚴格的碳排放規範,而選擇外移生產或進口低成本的產品的現象。

CBAM如何運作?

CBAM是歐盟對進口到當地的碳密集型產品,依據碳排放量,徵收相應的碳關稅或要求購買相應的碳權,以促進減碳行為和維持產業競爭力的一種機制。

CBAM的運作方式如下:

  • CBAM從2023年10月開始試行,2026年正式實施。
  • CBAM初期管制的產品包括水泥、電力、肥料、鋼鐵、鋁等五大高碳排產業。
  • 進口商需在每年5月31日前,申報前一年進口產品的數量、碳含量和已支付的碳費。
  • 進口商需購買相應的CBAM憑證(CBAM Certificate),其價格將根據歐盟碳交易體系的每週平均拍賣價格計算。
  • 如果進口商可以提供出口國已繳納相關碳費的證明,或者出口國已實施與歐盟相當的碳定價制度,則可以抵銷或免除CBAM憑證的購買費用。

列管商品包含哪些?

如:水泥、肥料🌾、電力⚡️、氫氣🎈、鋼鐵🔧、鋁🏭及以鋼鋁為原料的產品🔩,其中包含螺絲、螺帽等製品。其中對台灣衝擊最大的為鋼鐵、鋁及其下游產品。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簡稱 CBAM)是歐盟計畫實施的碳定價政策工具,它要求進口到歐盟的碳密集型產品,根據其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支付一個碳價,以解決碳洩漏的問題。

 

以上是 碳權、碳費、碳稅是什麼?對房價有影響?碳權如何交易?提供 碳權、碳費、碳稅的差異性介紹 教你如何 碳稅與對房價有什麼影響 的詳細介紹

若有土地增值稅贈與稅遺產稅的疑問或老屋貸款的需求?

歡迎撥打諮詢專線:0908-927682 或是 LINE 線上諮詢,讓鉅軒代書助你一臂之力。

注意:合法的貸款公司在撥款前是不會向你收取任何費用的。合法的貸款公司在對保之前並不會需要你的身分證證件的也不需提供存摺培養進出記錄的。

服務專線